入伏以来,我市持续高温。在酷暑环境中,洛阳地铁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头顶烈日,脚踏热土,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着汗水,用坚守和付出的身影绘就了劳动者的最美风景。
炎炎夏日,普通人几乎难以忍受的高温户外环境,对于地铁2号线轨道工班的马海涛而言,这却是再熟悉不过的工作日常。“轨道温度53度,大家注意安全,仔细检查每一寸”这是马海涛工作的开场白,不仅是对同事的提醒,也是对自己职责的坚守。他常与班组的李珂跃、王炳棋共同进行线路观察测量作业,他们需要对线路轨距、水平、高低、轨向进行全面检查,排查是否存在因高温天气钢轨发生胀轨、跑道的情况。
凭借多年的经验,马海涛总能敏锐地捕捉到那些细微的变化。他已经在轨道专业默默耕耘了10个春秋,每一寸铁轨都记录着他的足迹与汗水。岁月悠悠,铁轨延展,他成为了这条铁路最忠诚的守护者。
高温情况下,接触网设备受温度影响较大,更容易设备偏移,形成隐患,继而出现设备故障。维修工程部接触网专业的马建翔、吕亮亮正在对瀍东停车场接触网进行每周例行“体检”。他们身着工作服、安全帽、绝缘鞋“全副武装”,头顶烈日爬上接触网梯车,克服炎热完成检查,确保接触网设备状态符合要求。
7月22日上午,变电专业的魏利航、张晨峰头戴防晒帽,手拿镰刀,徒步巡视刘富村主所110kV外电源龙刘线、飞刘线路径。飞刘线线路在工地附近,建筑垃圾堆积、杂草丛生,外部环境恶劣,适逢夏季雨后,杂草疯长,他们要定期清理井口杂草及附近垃圾,做好位置标识,并及时制止线路上方禁区开挖施工。魏利航表示,面对高温,班组会合理安排调度,尽可能在作业时避开一天之中最热的几个时段。
10:00时,温度计显示,红山车辆段户外温度35℃,湿度高达70%以上,在这样湿热的户外待上10分钟便会汗流浃背,可对于1号线信号车辆段工班的工作人员来说,完成日常检修工作往往要在户外待上2个小时,甚至更长时间。此刻,1号线信号车辆段工班的刘绍朋、付龙飞、刘逸凡正在对影响行车的关键道岔进行维护和保养,长时间的户外工作,汗水早已浸透他们的衣衫,模糊了他们的双眼,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指引着他们依然保持全神贯注,不遗漏任何一项检修细节。
7月23日早晨,房建专业人员正在地铁各站出入口忙碌,他们要赶在高温来临之前完成任务。刘召辉正在对玻璃进行打胶密封作业,任帅毅在检查玻璃是否存在螺栓松动,避免高温引起玻璃龟裂。出入口上方,王绍谦在清理出入口雨棚散落杂物,避免堵塞下水口。大家各司其职、高效工作。
下午15:00时,空气依然闷热,设备外壳被晒得发烫,位于红山车辆段的视频监视设备发生故障,维修工程部通信车间的赵尹胜、王浩楠、张智斌接到故障报修后立刻赶赴现场,他们用万用表和光功率计对故障摄像机的电压、光纤分段进行排检处理,最后找出了故障原因,更换机芯光模块,成功完成故障修复。经过一个小时的抢修,小伙子们本就黢黑的胳膊晒得通红,赵尹胜说:“来洛阳地铁工作了3年,因为大部分设备都安装在室外,早已习惯了这种冬冷夏热的工作节奏,只要地铁每天安全运行,我们辛苦点儿都是值得的。”
致敬高温下的坚守者
是他们用汗水浇灌着城市的交通动脉
用责任守护着每一位乘客的出行安全